2011年1月30日星期日

怀念初恋般想家……

标题是从BBC一个留学生专栏借过来的,原帖在这里: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uk_education/students_diary/100927_xinan_missing_homeland.shtml

借过来的标题还是多啰嗦一下……话说当年看见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什么时候要借来用一下的……这个类比实在是太让人唏嘘了……即时让我联想到以前看过一篇说人之所以怀念初恋不过是怀念自己的付出,怀念当时付出的自己,总幻想回到过去表达的也只是对当初自己青涩表现的懊恼的帖子来……虽然后来看完了才知道写下这个标题的作者和我对这七个字的解读完全南辕北辙,人家是情真意切的昭告她心依然是中国心来着……但是这显然不能阻止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将这个命题发散开去:和追悔莫及的初恋想对应,现在我们想家又何尝不只是叹息我们错过了错过着将要错过有了机会却未必会去做的事呢?

至少我十分肯定不会专门花多少时间去吃那些日日对着父母念叨的菜品小吃,也不会真绕着圈把贵州境内的漂流都来一圈,更不会放着好好的懒觉不睡去西藏野营……想家更像是为了寻找集体认同的心理需要,想的内容如何不再是重点,想这个行为才是充实感的来源……想家这事,于我而言,越来越像不计后果的行为艺术,偶尔拿出来模拟一下孤独,正如怀念初恋一般……这两句一写我都觉得文艺得不行了,皑皑,不影响理解就好……

————————继续发散的分割线————————

正好,又出了一个新词:恐归族……具体表现参见这里: http://edu.sina.com.cn/j/2011-01-25/0950199262.shtml

这一般过年不想回家还舍得找借口的孩子,让我想起黄子华有一个show里论证过:需要是比爱要更加稳定的关系……由此推论,可以恐惧回家,可以找借口不回家,可以不回家的原因,总括来讲,也就是不再需要回家了……没有谁在等谁送钱回家过年关,否则就扯不了红头绳和不了白面做饺子以及被高利贷追债……那不是万恶的旧社会咩?所以,在这个家庭成员互相之间的经济需要越来越少,而大部分人经济实力还不足以满足感情需要的发展中新社会,很难不把回家过年变成可选配置……就像同初恋情人见面一般,也会好奇自己离开的日子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只是不见,也不会对目前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过年过节,应时应景幻想一下也就是了……

———————正文结束的分割线———————————
最后离题的发散一句,关于需要和爱这个理论,似乎也可以推广至离婚率高涨这个事,大家都不饿饭的时代,互助组少了,婚姻便不稳定得多……

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

错不过的黄子华(之一):德/坏

错不过的黄子华(之一):德/坏

按:澄清一下,这个德和坏并在一起并不是说我在这对黄子华的人品有什么看法(事实上哪怕这孩子真坏我也不care,因为我从来不在乎我没有深交的人的人品),而是想了很久到底是按帅卖怪坏还是德言容功的体例来总论对子华的印象,后来发现其实都一样,反正正好是基本能两两对应的四对范畴,写下来之后怎么排并不是很重要,不过德言容功这个角度好似切入得更古典更解构更迷离一些……显得比较有文化的样子。两个副标给齐只是想要对得起俺的心路历程,各位莫误会。

————————进入正题的分割线————————

有一句我反感和怀疑了很久又一直找不到反例的俗话这么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其实窃以为这话用喜剧类表演者的身上应该更加恰当:没有一个深受本人爱戴的喜剧表演者不是满身人味甚或略带猥琐的,至少是在舞台上他们都不吝于将自己打扮成满身人味略带猥琐的模样…………既然选择了卖笑(点),剧中人总得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把自己放到低于生活的位置才能换来观众们俯视的开怀……黄子华也不例外。

比方说,这哥们从来都特乐于标榜自己是咸湿(好色)界的翘楚,在各个段子里体现自己深谙各种风月场所场景规矩暗号等等,然后以己为例把所有男性都拖落水,论证男人如何在男女问题上没有下限,告知广大女同胞认清现实,不要幻想进而不要做不切实际的要求。他说:小时候追女仔的要求很肤浅,只要漂亮就好,因为那时候小,不知道身材也很重要…………他也完全不介意在讨论各位领导从来没有作风问题的时候把自己的绯闻当做引子,因为接下来讨论的中间偏南海里从来没有小妹投诉非礼比传绯闻更加让人有想法……

又比如说,这哥们也很热爱把各种社会问题和性器官及性传播疾病作类比,在他的口中,金融风暴后大量破产家庭的出现和性病的广泛传播有类似特征;97之于60年代生人的人生打击正如艾滋之于60年代生人的性生活打击;结构性失业的对策是结构性转型……女士隆胸,男士自宫……如此等等。更不用提他每次表演里大量篇幅讨论的性相关的社会问题,从青少年性教育和性压抑,青少年性开放,cyber sex, 到网络时代的自拍泛滥……

屎尿屁当然也是少不了的:最有自我的表现是流浪汉的尿急就屙;最后的私人空间是屙屎;爱情最高的境界是两个人一起在厕所一个冲凉一个屙屎;排挤越南难民就是先进厕所的人不能接受后来的人一起上厕所;去非洲饥荒泛滥的地方最重要不是不要吃给当地人看,而是不要大便给当地人看,因为那样能显现出你不吸收的浪费…

粗口解析变用这样非礼勿听的东西也是子华show里的一个特色,从仆街到六字真言,主流的粤语粗口字基本上在他的show里都有体现……不过这个东西技术细节和本章主题有点不切,放到下一篇语言里面细细举例……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里主要说明在黄子华的表演里,完全没有什么语言上的藩篱,没有话题的禁忌,也没有什么难为情的角度……他什么都可以说,也什么都愿意说。尽管乍听来这些三俗的桥段似乎是很让人皱眉头,难得的是他自己也从来不把这些能触动他人神经的语言当回事,当他说得那么坦荡荡的时候,你也就很难觉得这个事情这些语言是有多么的难以入耳……倘若扭捏了,反而露怯。所以有媒体说他是“有流氓气息的哲学家”……而我只是觉得:子华不坏,边有人爱?

2011年1月20日星期四

错不过的黄子华(之零):序

——序:错不过的黄子华

虽然标题是错不过,但是其实还是很难解释为什么会错过黄子华这么多年。……按我这么一个在香港娱乐圈浮浮沉沉这么多年观察的孩子来说,之前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么出位的一哥们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人家今年都办栋笃笑二十周年专场了我居然是才一见如故了几个星期而已……

以香港娱乐圈的尺寸,影视歌播各个方向,网络流行甚至乎加上文学政治经济学术圈的代表,以前总觉得以为自己认识得七七八八了,现在才明白这原来不过是一个幻觉……并不是记得些二三线歌手和三四线演员就算人面广,也并不是偶尔看下八卦就能了解娱乐界的。虽然我不是光线传媒,但是错过了栋笃笑这么整整一个娱乐领域也算得诡异了……

以前也不是没听过黄子华这个名字,但总下意识认为他和黄子佼有什么关系,连唯一印象中有的升班和读书的段子也总是模模糊糊的挂靠到黄子佼身上,尽管我一直也没想通为什么一个台湾孩子会用广东话说段子来着……等我后来知道这俩人不是同一个人的时候,已经是著名的原岛大地小朋友那一段了……但是由于为对“是中国人就进来顶”类似的标题有着天然的抵触,连带对该事件的男主角也就不感冒了起来……

现在倒回去看,大概是他演赖三的时候我已经不怎么待见TVB了,他的电影也都不是我的菜(按:不过阴阳路系列我也算看齐了,只有罗兰姐,木有子华哥的说?!),至于香港乐坛,就更没啥了……说起来,我对香港娱乐圈的陌生化似乎就是从1999年附近开始的?

一直到了2010年12月8号,下美剧百无聊赖的空档,我暮地想起那个升班和读书的段子来,想考证原文到底如何,视频搜索结果却很不给力,只好一个接一个的在youtube上翻起子华的表演片段来……第二个视频还没看完,读书和升班的问题就已经不重要了,含金量高过该问题的段子太多太多,那是一种我一直在追寻的美……语言的美,方言的美,用方言思考的美……好像有点激动了,其实这里想交待的就是我接下来就把他的栋笃笑看了一个遍,不对,是看了若干个遍……至于后来由此辐射到舞台剧,电视剧,访谈,公益活动……并且抽空看了林海峰詹瑞文张达明许冠文森美等等一系列人等的表演等等等等先按下不提,单是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他的十个个人栋笃笑作品(《娱乐圈血肉史二》目前还在巡演,暂时没有音像制品)就24*7的娱乐了我一个多月,so far…………真是睁眼闭眼都能想起他的台词来,似乎只有年轻的时候大面积长时间引用周星驰能达到类似的强度……更意外的副作用是,我渐渐平静的脑子忽然开始高速运转起来,对他演出的各个段子细节无处不感想,无事不联想,无法不深想……甚或有很多很多与栋笃笑关联不大并且已经停止思考的多时问题又开始涌上心头,以至于要单开一个系列来记录这些想法……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不过留一点资料给以后的自己参考一下,也是好的。

——————————应读者要求加入广告视频的分割线————————————

……6:30之后是我最喜欢的现场部分,设计的气氛和现砸现挂结合得巨好……

2011年1月11日星期二

划地为界……

最近和家里聊天,火药味越来越重,大抵是老爸越来越看不惯俺现行反革命的言行,总在俺高谈阔论时事的当口想着找些话头来教育俺,而且总是以很没技术含量的“我不信”来回应俺的种种说法,搞得俺十分不解……像贵州人均GDP常年全国垫底以及香港台湾使用繁体字教育的同时识字率超过大陆这样到处白纸黑字以及合乎常识的事,你要是不信的话俺能怎么说服你呢?当然他老人家也不是只有不信诀,“我不同意”也是非常让俺不知道怎么回应好的金句。前两天更是在俺问一个知识分子到底说话应该凭自己良心还是当权者需要的时候喊出了“良心多少钱一斤?”这样高段位的口号,震撼得俺只好完全放弃该次谈话……倒不是说这句话有多么不讲道理,或者说多么的难得一见,只是好像出现在父母和子女的对话中比较荒谬了一点……并且还是带教育性质的……印象中,“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不都是反派的台词么?

辗转反侧了几天,俺一直想不出这样的惊世骇俗背后动机是啥,是什么让他老人家在情感上(只能是情感上了)无法接受这样一些在我看来如此符合初级逻辑的事……直到前天梦里,忽然传来一段最高指示:“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俺茅塞顿开,原来老爸把声音提这么高,无非只是想告诉我:“你和我们不是一边的”了……与事实本身无关,与逻辑更没有什么牵连……因为不是一边的,我便成了恶意攻击的坏人;由此推论我所讲的一切,不过就是些为祖国及家乡建设成就抹黑的坏话。而否定坏人的坏话是不需要摆事实讲道理的,因为…………“我不信”。

…………“我不信香港这样的文化沙漠在教育上比伟大祖国更成功;我不信贵州人比西藏人挣的钱更少;我不信你比我更关心中国;我不信你的关心能带来什么改变。”…………“我不信你和我是一头的”。

想到了这一层,俺反而有点高兴起来……因为这事完全可以推而广之,可以解释很多以前俺想不明白的网络谩骂以及人身攻击类言论,现在看来,人家只不过是想声明:“我和你不是一拨的”…………而前一段广为流传的某韩寒与同期三位女同学近况对比帖 (例: http://fun4hi.com/archives/3006 ),大家想说也只是:“韩寒和我们是一拨的”

……所以我家的小孩你不能骂,所以老外不能说中国差,所以假洋鬼子凭什么管李刚是谁的爸爸?…………一切的一切,都不是一加一等于几的问题,而是这个一和那个一是不是一条心的问题……

2011年1月9日星期日

去年的几部片……(二)——关于《black swan》

再拎起昨天留下的单子,其实只有black swan是打定主意要写的,其他的就让他们浮云了吧……

单说当时看罢,沉沉不想动,亦不想说话,脑子里并没有重重浮现屏幕上刚过去的情节,只是空着……出厅五秒不到,同去的姐姐大吼一声:“这演的是什么啊?!”另一位哥们的反应则是:“这女的演得太好了,奥斯卡影后不给她给谁啊?”,我本能的想抵触两种意见,张了张嘴,只能笑笑……

到现在我也不能说出来这部片到底哪里捉到了我,因为我并不喜欢运动镜头晃得俺晕车的感觉,亦不钟意那些不够血腥但却让人不适的外伤特写,芭蕾艺术也从来不是我能够到的境界……至于炒到翻天的女女情节,于我更只是浮云,就像我从来也不觉得午夜巴塞罗那里面俩姐妹亲一亲就爆炸性新闻一样……所以能数得出的好处就是配乐很好?但是我刚才看到零零发从宫里被赶走的时候也是天鹅湖的音乐,又对这样的配乐敬意少了几分……那么是情节很好?艺术家的事本来也不是我愿意去理解的…………所以可能大概只能是娜塔莉小妞很好了,莫非真要影后?

2011年1月6日星期四

去年的几部片……(一)

本意是想说说最近几部看了但没写的片子,但往前掐指一推,发现能汇到这篇blog里面的电影还真是不老少,粗粗一排就有《the tourist》《knight and day》《megamind》《despicable me》《black swan》《剑雨》《red》《it's complicated》《kick ass》……等等等等……索性就按年计了,说起来……好像《Avatar》也一直没写?这要数起来就没边了,还是点几部即止的好……

其实看完每一部电影总是照例有些想法的,可是最近去影院总不是单奔看片,当场发泄完了之后还能留到家里的感想就十分稀少,而没去电影院看的电影总是看完了之后就基本上到了睡觉时间。(按:其实除了视觉效果大片之外的其他片种还是适合自己单奔看,跟一帮电影口味和自己有差异的孩子看其实挺累的,明明是去感受的,结果变成了要说服他人,何必呢?何苦呢?)

每部单写吧,实在是没什么料,可是不写又觉得对不起那么些晒嗮了的时间……所以今儿把碎片拼吧拼吧攒一篇没质量有数量的也就一下能从单子上划一批下去了……顺便在这个无比浮躁的颁奖前季说一下俺看过的那些热门们,类似《inception》《social network》《toy story3》啥的,算上《shuttle island》??……然后俺回头就专门誊手出来写黄子华,及其最近带来的俺脑子不停转的副产品……

时间顺序在俺这已经都模糊了,所以还是按类型分吧:

商业片里主要的困惑只有一点,为什么the tourist的评价和票房都比knight and day 要差一截,俩片在剧本上阵容上以致表演上在俺看来都是差不多的等级,knight and day的无厘头路线和the tourist的白开水风格对号称惊悚和动作的宣传来说都是属于货不对板,如果考虑到卡梅隆姐姐永远写在脑门上的“我是美女”,个人观感knight and day还要低上半颗星,可朱莉跟德普在烂番茄上只有20%的新鲜度,比老汤还有卡梅隆的53%差了那不是一星半点,等于是大烂片与一般商业片的区别……莫非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所以砸起臭鸡蛋来越得劲?

相比下来,Red显然就要正宗动作得多,虽然主角是随时精神病边缘的毒妈姐姐和那么敏感多情的威利斯大叔……可是弗里曼马尔科维奇海伦米伦一干重量级老头老太玩火药的样子的确是杀到不行,充分证明即便美貌的确是随时间单调递减的变量,帅却不是同一个类型的函数……尤其是米伦大娘,那范儿真不是一般人能到达的境界……

回到俺常年高强度观察的动画片领域,今年两部意外大收的片都是以坏人为主题的,不同的是dispicable me里的坏人只是一个技术上的坏人,这哥们有理想(要干震惊坏人界的大事)有道德(不走后门贷款,抢咖啡还给小费)有技能有计划还有员工及养女们的爱戴,是一个除了不够坏之外几乎完美的坏人,所以当然阖家观赏,不亦乐乎……另一部megamind走的就是深刻路线,人家思考的是坏人为什么要变坏,为什么衣食无忧的坏人仍然要把使坏当做生存的目的和手段,以及比超级英雄打败超级坏人之后何去何从更加有趣的反向问题:也就是超级坏人打败超级英雄之后会发生什么?其实吧……在俺看来,就算没这个主题,单凭那张背景里No you can't的海报也就思辨到一定级别了……

困了,最后说两部leo的片就收工……inception大卖风评又高,虽然可能最后会不入学院的法眼,但只要有人真金白银的拿钱捧场,奖这奖那的不都是浮云咩?……倒是Shuttle Island很有意思……该片的问题不是leo同学到底疯没疯的问题,而是最后丫到底是疯着被人道毁灭了还是清醒着自杀的问题…………总的来说,眼看着leo就熟透了,大不了像他家黑帮叔叔马丁一样最后搞到学院欠债欠不下去了,把最佳男主角当终身成就奖颁给他就完了,俺十分相信这一天会来临滴……

没数完,等明儿再说剩下的……

2011年1月2日星期日

装逼着,时刻装逼着……

最近说是出版物禁止随便使用英文,以及非中非英生造词……并且据大量认为夹带英文生造词等行为纯属装逼的支持者称:这里禁止的是随意夹杂,随意下面要加重点号……也就是说这不是一刀切,真的不是一刀切…………找了原文来看:

三、高度重视规范使用外国语言文字。出版媒体和出版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化,尊重并遵循汉语言及所使用的外国语言文字的结构规律和词汇、语法规则。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


(规定详见以下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10-12-21/113821680411.shtml

果然是在禁止之后有随意,生造一类的形容词,可是然而不过吧,这一随意就不随意了,因为…………随意不随意,谁说了算呢?生造不生造,又是谁来界定呢?光是随意和生造俩词本身就已然想当不好定义了………啥叫随意,徐志摩把佛罗伦萨说了是翡冷翠是随了他自己的意吧,是不是要管呢?俺深思熟虑的觉得cheerleader是拉拉队员而不是拉拉队长,想的时候可不随意了……可字典上不还是叫拉拉队长么?到底谁随意?再者,什么叫生造?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每天都有新事物产生,每一个称呼这些新事物的词理论上都是生造词,最让人郁闷的是,这些新事物大半不是在天朝境内产生,于是起名权就落在了反动的老外手里,而他们居然都不给咱们通通气先出个不生造的译名再上市,更别提多少从比咱们崇洋媚外得多的日本借来的生造词了……真要禁止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的话……卡拉不OK你咋说?U盘变成优盘了是不是就不生造了?港台倒是有个好用的译名叫随身碟,可是碟本身也是disk的完美音意译吧……所以CD是光碟,VCD是可视光碟,DVD呢?

可怕的不只是本规定中暧昧的核心字眼,更可怕的是,该规定很不暧昧的适用范围:
报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书、互联网等各类出版物作为大众性的重要传播媒介,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践者和宣传者,


且不说网络大量变造词的出现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原词忽然打不出来或者不让发表的缘故,单是规定互联网用词这个想法就让人毛骨悚然,不是内容上都已经团结紧张了,形式也不让自由活泼么?很容易随之误伤的各种方言词汇,地域性说法,是不是只能在电话里出现?

虽然我并不认为说句MP3,e-mail或者going down就能和装逼甚至卖国能打上等号,退一万万步说,即使一切可以用中文表达,可以包括在曾经出现并被官方认证的语言体系中,并且一切超越这个体系的东西都是装逼的…………屁民如我,是不是有装逼的权利?不对,规范的说,装屄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