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星期一

最近看了的影视书(202202)

 豆瓣登录越来越事多,那就这样吧。攒了几个今天一气儿放了不憋着。


一个是前几天看了Dawn Wall,真是好故事……看得荡气回肠. Tommy这个人物真是塑造得非常棒,无论是他“不小心”丢了手机还是在自己毕生梦想一步之遥的时候下撤等同伴的决定,真都担得起妙人两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还有一个是在Disney+会员过期之前恶补了一堆动画片,然后才意识到我除了小时候看中央一周日中午的唐老鸭意外还真是没怎么看过老鼠家的作品。我对他家的感觉就向对苹果一样……没什么不好,可我就是不喜欢。即使从小美人鱼一路补到星银岛也没发现自己当年错过了什么,只有一部阿拉丁有点意思,大半功劳还是话痨大爷的……不过确实是满足了很多好奇心,比如Maleficent还有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能了解很多通俗文化的出处也不算是浪费时间。


然后就是红楼梦,先是听了白先勇的三个学期台大课,终于平生第一次看完了整本书。然后欧丽娟目前也听到了第三个学期, 想起以前看过的十几集刘心武……还真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部红楼梦,不过我还是要说……索隐派有大病。


-----事后想起来补记的分割线----


吃完饭看了电影又ring fit了一个小时才想起来我当时吭哧吭哧过来开这一篇有一半是因为看了American Playboy来着……看到倒数第二集还是第三集海哥对着女权主义者一脸无辜地表示:“别开枪,是我,咱们是一拨的啊,我支持性解放啊,我支持妇女工作啊……”,差点没把我笑岔气……这事情最好笑的地方是因为他确实是真这么认为的。

We have come a long way, and I am glad we did it.

2021年3月15日星期一

win厨房的混血菜(之三)……酸辣沙茶捞乌冬

按:上回更新这个系列居然是十年之前的事了……这绝不是因为我回归了纯中餐或者归化了纯西餐饮食,事实上随着我变得越来越懒以及照顾其他人口味的需要,我每天的饮食已经几乎没有纯中餐了……意识到这个转变的契机还是在去年,我爸妈疫情受困蒙村给我做了几个月纯血贵阳家常菜的后期,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居然会时不时想念牛排鸭胸西兰花意面蒜香Naan这些一点贵阳味都没有的东西,甚至还冒着鄙视的眼光给他们二老做了好几顿。结果不重要,就是说明(得瑟)一下我现在其实是有很多混血菜储备的,:D

——————

先叨叨一下今天这道拌面的来历: 早些年刚到苦寒之地总想着找接近贵阳米粉质地的食品,试过了北美超市能找到的各式水发和新鲜米制品(包括不限于江西米粉、河粉、肠粉、粿条/干、越南米粉、濑粉等等等等),结果不是太粉就是太筋道;或者是太吸汤,或者是太难煮,总之是各种不对眼……后来食品审美渐渐拓宽,开始慢慢不再去纠结完美复刻家乡味,却发现乌冬面其实跟贵阳酸粉的粗细硬度都挺接近,只是少了些酵酸不适合用来凉拌,做汤粉又比不过河粉粿条入味,用来做类似素粉的干拌个人觉得是优选,加上肉沫榨菜油辣椒甚至可以吃出小学食堂的感觉。

后来我越来越懒,对自己熬酱治油辣椒炸毛辣各油这些事都渐渐失去了兴致,开始试验各种市售酱料,然后就折腾出了这个反响还不错的极简风格拌面,成品是这样的:


看着就简单对吧,做法和配料也非常简单:主料就是乌冬面,主要配料有沙茶酱和饭扫光(关于饭扫光的细节评测可以看这个贴子:https://www.dealmoon.com/guide/765603),其它可选配料就多了:一般我常用的是青豆米(焯水)、青豌豆(焯水)、豌豆尖(焯水)、西兰花(焯水)、虾仁、荷包蛋等两到三种的排列组合,加上新鲜小葱和适量酱油即可。事实上发挥起来各种蔬菜丁、各种常见蛋白质来源(蛋、虾、鱼、鸡等)、各种新鲜香料比如香菜罗勒柠檬片等等都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口味往上怼。

下面上步骤:

1.乌冬面下开水锅,然后水再开的时候把面捞出来就行了。煮面的同时可以把所有需要焯水的原料都一块下了,断生之后再分别捞出盖在面上。

2.加沙茶酱一勺(不咸,且带蒜蓉和鱼干的复合香味),酸辣味的饭扫光(主推野香菌和野竹笋口味)一勺到一勺半,酱油少许,葱花少许即成。如果要复古效果的话还可以加一勺猪油,搭配基本上可以达到酸辣咸鲜香还没有太多味精味的效果,甚至还有些许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哦!

最后多啰嗦一句关于汆泹焯烫: 经过几年的海边生活,以及这些年看多了营养学的科普之后对白水煮食材的接受度高了非常多,以前觉得这些都没味,现在觉得这上比煎炸健康下比生吃省心(熟食无忧可不是说说而已),对食材本身的特质也没有太大破坏,真的是值得多多体会的烹饪方法。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

还是得有个根据地

又是一年续域名的时候了,瞅瞅这一转眼就小五年没在这儿发过帖了,就算是加上豆瓣微博上一次写长文也是好几年之前的事了,而且微博那破后台功能几乎没法轻松在几千条碎嘴中找到自己发过的长文,连反刍都得费劲你说这叫什么事。对了,才知道博客大巴18年就挂了,心灵家园还得是给过钱的心里才踏实(笑着哭)。

不过吧,手机时代大部分都是碎片想法,频率也就只能走着瞧了,先把之前零散发的倒腾过来吧。

2016年12月21日星期三

一小撮理想主义者对理想的奋力救赎——关于《snowden》

其实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本片影评,只是看完这片勾起来很多对斯诺登事件前前后后阅读和观摩的记忆:包括Glen Greenwald的书, 当初拿了奥斯卡的的《第四公民》,囧橄榄对斯诺登的专访,当然还有当初新闻里连篇累牍的报道……一片一片都飘上来,好像有种不写就得亏的感觉,那么就叨叨一下吧。

当初新闻出来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翻翻白眼,毕竟多年跟墙斗觉得随时有网管盯着这不是默认的事么,乃们美帝人民就是玻璃心,多大的事也叫事?!好歹自我审查还不是大众习惯,好歹我不会看见什么帖子就得评估一下它的生存时间。倒是驻澳门部队集体一等功之类的揣测更加抢眼,看得让人乐不可支。所以要不是后来小囧在Last week tonight 里面带上瓜皮帽去莫斯科采访斯诺登,我都忘了有这档子事和这么一号人。

那期专访十分精彩,小囧从头到尾往下三路上带,让斯诺登明白了对普罗大众来说隐私自由权利监控这样的大词远远不如具象化的junk picture直观了当。当隐私具象化为器官特写照时,米帝人民们从对patriot act section 215基本无所谓到一蹦三尺高的反对dick picture act, 那真是一场教科书式的传播效果演示……然后我就意识到……米帝人民是真傻白甜啊,人家真不知道也真不相信老大哥啥啥都盯着,以及还觉得自己不高兴了是有用的。与此同时斯诺登那种尽量考虑周全从句套从句的说话方式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跟高中辍学生标签带给我的期望值反差巨大。而且从他跟小囧的互动节奏来看,真是一点就透的孩子,我开始对这个人感起兴趣来。

然后去找了《第四公民》以及当初那段著名的曝光视频来看,这里头的斯诺登一直顶着硕大的黑眼圈,说话仍然显得非常冷静,连时不时爆个F word也都给我一种慢条斯理的感觉,远不如跟卫报谈判的Glen有侵略性,即使他说话的内容让人时不时抽着凉气。不管谈及的是全民被监控的细节,还是自己失去生活家人工作的境况以及失去自由和生命的可能性,他的语气语调都是陈述性的,充满着一种事实的力量。所以他说他并不想把事情的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他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事不对,我觉得他说的是真的。

所以看到这片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种真实感被大力削弱了。虽然片子一开头囧瑟夫完全更改说话方式以接近本尊的表演让人惊喜,但是本子为了戏剧冲突而戏剧冲突的范儿不是一个演员能救过来的。比方一手栽培斯诺登的CIA 高层Corbin O'Brian 后来视频通话中那张巨大而变形的脸,比方魔方藏卡硬要营造的紧张气氛。(最后走向光明那里的隐喻倒不算生硬,无功无过吧)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石头大导演发挥有点失常。其实吧,真相已经非常有力了,你不给加这些符号我们也认得出来……你看美丽华酒店那几场戏基本按事情本来面目走就很赞。

片子的最后提到了美欧各国开始在立法上限制各种监控,让我想起最近的斯诺登专访里他的角色慢慢转换到为以他自己为代表的告密者 (whistleblower) 们争取更好的立法环境而呼吁。如他所言,如果没有他站出来曝光,那么大规模监控到现在也只是一个阴谋论。(win按:POI大概也还是幻想剧而不是写实剧)所以说起来,傻白甜们的执念有时候还真是能带来改变的吧……以及斯诺登本人比囧瑟夫帅多了……

2016年12月18日星期日

有点意思,差点意思——关于《War dogs》

其实今天上豆瓣主要就是为了这片啰嗦两句。

之前看预告的时候就直觉得这基本上就是再来一遍《lord of war》的节奏,然后怀着对那片的无限怀念,我今儿就去影院被憋了一回。 Dog 当然不是lord,因为Miles Teller离当年的凯奇叔还差了七八个Jonah Hill,这孩子在这片里的白莲花做派跟军火贩子的名头完全不符,不过这好像跟剧本本身那种主角之一写自传出来洗白的调调脱不了干系。所以大概其实应该怪到导演Todd Phillips的头上,尤其他本身也是编剧之一,拍宿醉的时候没见这种忙着在烂仔堆里竖正面典型的爱好啊?!倒是这种轻喜剧啥事也不当真的风格跟宿醉系列一脉相承了,娱乐性足够,punch line们打得非常到点,尤其是台词提前拿出来做章节标题把包袱皮擀薄这招对笑果非常不错,但就是太轻了一点。轻得那个对战争经济剖白的开头有点太重了,轻得那个幕后高人的结局有点太装了。还是怀念战争之王里Andrew Niccol的黑色幽默。所以Miles Teller大概是无辜的,我这其实完全就是对导演的怨念……稍微发泄一下

以及配乐不错。

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北美环游记八(中部大平原)

现在回想起来,若不是因为一定要横穿加拿大的执念,从安省北部一直到我大Alberta中间的这一段路是大可不必去走的,基本上好玩度为零,一路大平地过去除了猎奇之外价值甚低。LP介绍上唯一有意思的雷雨奇观没看着不说,路上还扎了一回胎,叫了CAA来发现备胎木有气,周末没地儿买新胎趴在Foam Lake一个木材免费的camping ground蹲了两天,不过那时候出门正好一个月,感觉好像歇歇也不是个坏事。 路线图我就省了。


路上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是的,就是云和路……然后就没有了,我要不告诉你你都不知道是在哪拍的……事实是我的日志只精确到天,然后一天开几百公里这样毫无标示性的路还真的没法分哪是哪,偶尔见到齐整的油菜花田,但是没有地势落差观赏性就大打了折扣。

路上也有国家公园,但是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的段位也差很多,这边号称Riding Mountain的国家公园地势是这样的:


 Hiking到“山”顶之后看到的风景是这样的:


 如果不是因为在这里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野生熊和野牛(当然现在往后回忆的时候见得多了心理阈值有所调整,在当时还是确实非常兴奋的),还真就没什么特别值得回忆的事了……哦,对了,fun fact:小熊维尼的维尼就是winnipeg的winni哦。






 预告:下一集比这集好看多了……[挖鼻]

2015年5月24日星期日

北美环游记七(加东掠影下)

 上回路线图上说了,从Pelee point出来就抄了一把近道竖穿密歇根,过了海关就在传说中的底特律碰上交通灯坏了,红灯亮了十来分钟不带变的,在后面来车哔我之前环视了一圈,那斑驳的水泥路面,那锈蚀层层的路灯……果然不愧是机械战警战斗的地方。赶紧踩油门往北跑,直到在I-75边上看见outlet village才感到自己还算是在米帝的地盘上走动,及至后来到了密州北边,感觉就完全不是一个世界了。

 




顺道在休伦湖和密歇根湖的界隔小镇Mackinaw City上耍了耍,从下面看了看传说中的Big Mac大桥(参见//en.wikipedia.org/wiki/Mackinac_Bridge)
 
    


 






美加海关正好也是休伦湖和苏必利尔湖的交界处,过境的时候那景致美得有点不像话,当时就晒过了这张照片,现在再晒一回……图中就是美帝一霸的加拿大鹅。
 


 



然后就又回到了安省,顿感北边物价彪悍,一块五以上的油价就不说了……除了国家公园以外,所有省公园都要收堪比大城市downtown的停车费,正好路过苏必利尔湖那两天阴雨绵绵,于是基本没下车。只是穿着雨衣雨裤在国家公园里hiking了一转,结果雾大啥也没看见……不过自此终于意识到我的帐篷防水性能太渣,酝酿升级装备。



 
 
 然后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