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win测”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win测”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3年3月28日星期四

域名启用

绑定了域名……www.windlowerplus.com,顿时就觉得自己高端大气了有木有? 好处是这下就国内直连穿墙过了……回头写游记就可以让俺爹娘直接看不用单发喽……哦呵呵呵

2013年3月26日星期二

DIY行车记录仪……

虽然说离出发还有那么好几个月,但是已经压抑不住的开始惦记各种装备来……行车记录仪算是其中一个俺斗争了很久很久的东西,因为说起来必要性实在有限……若不是总看到有人把旅程做成片子让人心痒难止,又或者俺是那种随时随地停下一切以拍片至上的孩子,那么这种走到哪录到哪增加无数后期素材的装备对俺的吸引力就会小上很多,也就不至于在预算和效果之间挣扎良久,也就不至于最后捣鼓出了完全利用现有器材的解决方案……心路历程记下来,小得瑟一下(呼呼花花啊哈哈……

从上文的动机部分我们可以看出,这部机器对俺的实用价值主要在于拍片而不在于取证,所以清晰度和容量要求不低,广角循环写入之类有则锦上添花,没有也无所谓而夜视后视什么的则完全不需要……可是这样的设备偏偏是最贵的……大概齐是清晰度一项就把成本弄了上去,淘宝上看评价清晰度稍微靠谱一点的基本上价格都在1500rmb以上(当然如果你相信500块以下带俩镜头还能夜视1080p的宣传语的话那是另外一回事,就更不用提加村这啥也买不着的地儿了,尤其看到amazon.ca大部分没货有货则比amazon.com贵一倍的价格,你就啥购物欲都没了……所以一直没下决心买,保持着时不时搜索的状态……忽然有天搜出了一个不太相干的结果,是这么一个东西:(链接在 这里






该产品理念是要把手机当作行车记录仪使用,对俺来说手机清晰度还是略渣了一些,但是这个想法本身还是蛮有意思,所以就进去仔细逛了逛,发现这玩意是由两个部件组成的,一个是夹在遮阳板上的架子(带螺丝),另一个部件则是拧上去的手机伸缩夹,那个螺丝竟然还是标准的相机尺寸……然后俺就被闪电击中了,俺那么些相机蹲手边,搞一个来干这个毫无压力…当场动心要熊仔过来的时候帮忙搞一个……可仔细一查评论,有人说这个东西对遮阳板有要求,不是什么板子都能夹上去,并且有人反映这样的话遮阳板就不好翻下来了,夹副驾位对俺这手短的孩子来说操控性就大打了折扣...然后俺就开始在淘宝上疯狂找各种带夹子的车内相机架,找了半天总是各种不合俺的要求,后来反而是在亚马逊上看到了这么一个非常孔武有力一看就能完全满足俺这个客户要求的东东:




然后悲催的事情就发生了……人家不给寄加村,这家Dinkum Systems公司官网上也木有加村代理什么之类的信息(不过俺特好奇他家那个专业摄像机的架子,这玩意得多大力量才能hold住啊?……力臂那么长-_-b)……都要下单了仔细一想,这玩意售价本身也不便宜,如果搭上国际运费就越发不值了,决定再观望一下……就在这一观望之间,重点就出现了……

…………

俺想到了不采购就能解决的办法了…啦…啦…啦!!!

整个事情现在的诉求不就在于把三脚架固定在车里么……俺不是有这么多年跟我上山下海抱树抱栏杆的章鱼脚架么?把那玩意往后视镜上一抱不就结了?


所以成品如图:

  Road recorder

昨天出门的时候试了试效果,1920×1080的效果那是杠杠的,不过录不到半个小时就快木电了略闹心,没有取景窗就不能关显示屏录相确实在续航方面影响很大又不能USB供电真不爽……但是俺一想到这一分钱没花,心情顿时就好了起来 :LOL

样片如下,第一次看的时候有一种打游戏的感觉,哈哈哈哈

P.S., 以俺的要求精度而言,Youtube自带的视频编辑功能很好用...连装EDIUS都省了...



2012年4月30日星期一

从T400到T420s

最后还是被购物欲给拖下了水,提前至少半年买了下一部主力机...上次评测T400还是Vista时代的事,现在这眼瞅着Windows8试用版都红红火火了,(当真不是个入机器的好时间点 -_-b)

不过反正买也买了,还是来稍微说下第一印象吧.

【外观】
既然是Thinkpad系列嘛,外观上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反正多少年也就是便当盒的造型,略过.

【工业设计】
T420s与T400相比在工业设计上有几个改变,个人看法好坏参半.

首先是开盖设计, T420s还是秉承了自T400以来的单键开盖,但神奇的是居然改得不如T400好用了……当初T400从两键改一键的时候据说目的是让人从双手开盖变成单手开盖,可以解放一直手干别的,而它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而T420s的单键从屏幕一侧移到底座上之后,你会觉得虽然是单键,也还是需要用两只手来开盖子比较舒服……单手不是不行,但是需要一些练习,而且相当不爽……

触摸板上多了很多防滑颗粒是我喜欢的,即使像我这么一个被入门机X31训练得完全不适应触摸板的孩子也不那么抗拒使用了,定位手感很清晰。不过这个也许是见仁见智的东西,搞不好有人嫌硌手什么的

少了很多灯这个我也很赞成,说实话普通用户真的不关心除了电池网络之外的设备工作情况,如果硬盘不工作的话,不需要看灯我也知道不是么?大写指示灯直接放在大写键上面也不错,不过用无线键盘的时候看起来有点诡异……

USB口位置的放置多少有些不合个人口味,不断电USB口和3.0口放在后面还是很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好说的,2.0口(还有耳机孔)放在左侧个人就觉得不是很喜欢。对一个右撇子(很奇怪的说法-_-b)而言,带线的外接设备口放在左侧就意味着各种线必须要绕一下,影响操作.相形之下T400左右都有的安置更加讨喜,当然T400没有后置USB也不是很完美……好吧,我就是喜欢浑身是洞的笔记本……

读卡器的位置是一个大问题。我略有点不明白把读卡器插孔放在一个内凹斜面上的动机是什么,既不好放卡进去,也不好拿卡出来,手上稍微有点滑的时候甚至需要两手并用才能完成掏卡的动作,相当不爽……这么干的哥们,不管你有什么苦衷,绝对的不及格哈

【软/硬件使用】
从T400到T420s我个人最欣喜的变化其实是指纹识别器,那绝对是微电子这几年进步的体现。T400的指纹识别基本上是属于玩具级别的,即你高兴的时候可以玩玩,真有急事要开机的话还是密码靠谱……该识别器对你指头的状态以及刷指头的姿势要求之严格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刷十来次开不了机是常事……而在T420s上面则完全没有这种困扰,除了一开始设置的时候略显挑剔之外,基本上是怎么刷怎么开,我还没有遇见一次说什么太短太快太左太右的情况,而在指纹识别器左右两侧的工作状态指示红绿灯我也非常喜欢,总之这一片的改进非常好~

摄像头的自定义白平衡相当诡异,经过了一番努力才达到了看起来不太像鬼的效果,不过色偏这问题T400也有,算是他家特色?

SampleTap系统嘛基本上是玩具类,之前在给老爸买的E520上就玩过,这种把有胳膊有腿的娃当残障系统处理的方式俺不甚感冒,要真是喜欢APP这个路子的话那俺就买苹果玩了不是么?

另外就是64位系统带来的不兼容性其实比OS还要严重,以前俺爱玩的好些小程序都不给用了,连Win7中文包都得单下64位的,相当不爽……系统驱动器什么的都得另外重新做,这个算是可以预见的后果吧,倒是也没啥好抱怨的。

硬件性能上的提升算是略有感觉,跑1080p的片子确然是比较流畅了,用3.0口拷数据那速度也的确很high,不过又好像也是可以预见的,没有什么好兴奋的。







2011年12月18日星期日

windows系统刷中文工具……vistalizator

因为个人应用的低标准,已经很久没玩机子的系统建设了,连手机系统都懒得刷……直接导致这次要给老爸弄新本的时候手边完全没有中文系统盘这样的东西……然后因为时间紧迫,在动身回家之前从头下各种系统盘亦不太现实,更别提各种零零散散的驱动以及可能带来的不兼容等等问题……而且老实说给爸妈用的东西还是最好留着一键恢复什么的免得出问题之后各种电话联系肝火旺盛等等,google了一下,直接装语言包比较适合这种情况……还可以让老爸玩玩预装软件什么的

vistalizator这个软件就是支持非ultimate版直接装语言包的,半个小时搞定……完全不用重装,支持vista和windows7……好用到俺顺手一道把手上其他的本全都给汉化了……广告一下……附地址:

http://www.froggie.sk/

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

微博小记

从buzz宣布要撤开始,俺就开始各处找下家,什么贴吧微博SNS...甚至窜回到VeryCD的BBS去怀念了两眼,最后觉得唯一算比较符合我要求的还是新浪微博……可供围观的靠谱有趣的人相对多一些。


就这么玩了几天,稍微写下感想,留作存档……


1.

当然以我一贯的负面态度,先说的自然也是不顺眼的的事……首先这个玩意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之前担心的思考的片段化和零散化,而是信息的同质化~~尤其是热门事件和新段子,你就能在24至72小时之内看见你关注的人恨不得都转发一遍,然后微博又没有BUZZ那种自动合并同类项的便利,一次又一次看见同样的东西就迅速的导致你对该事件/段子的审美疲劳,更别提有些老段子的疯狂传播了……


而且,这样的同质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通常来说我们关注的人群总是一撮一撮的,例如公知撮,娱乐撮,段子撮,同学撮……而这些人之间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圈子里的,他们的互动就只能导致你一遍一遍的浏览到同样的内容。


2.

不过微博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确然是能快速接触到各种神奇的想法,并且可以按需定制你想要接触的信息(filter bubble似乎也不是完全负面的),在河蟹君留下一地鸡毛之前就把事情给围观了个钱饱货足……更何况,这些玩意往往是一手的……这些优点大概 twitter也有,但是对俺这样的中文用户而言显然是墙内平台比较有优势……


3.

微博的粘性似乎也很高,很容易就让俺陷入那种没事就刷微博的状态……跟当年泡坛子的时候那种晒时间程度有一拼,而且泡坛子你还得时不时憋点东西,微博连这个门槛都没有,随便转发一下短评两句就可以维持一个很其乐融融的状态……也更容易让人满足于小火花的一闪现……


4.

微博上容易找到好些失散已久的过去的关注点,就像俺大二不再买的郑渊洁,研一开始没看的米兰,三五年前不玩了的论坛,以及失散在墙内的朋友……


说起来,郑叔叔还真是一丁丁点都没变,从絮叨的方式,到一条线的思维……真是适合微博……啥时候单开贴另说一下他吧。


————————一脑袋浆糊的分割线————————


今儿状态不好……如果有人看的话就担待点吧……-_-b


对了……微博于我的最后一个点就是……老点起些小火花,本来就积了好多好多的blog更写不完了……啊啊啊啊啊

2011年5月28日星期六

戳戳不乐

先声明一下,作为一个GOOGLE的铁杆非技术粉,俺一向从用户角度对google五体投地,有啥用啥,出一个试一个,间或还写写意见信啥的,什么gmail,gtalk, voice,wave,transliteration...包括youtube,blogger,只要跟他家沾边的俺都基本上盲目热爱,不过最近实在是看不下去这个劲了,喷喷发泄一下

gmail这两天又抽风出来了一个people widget的东东……看起来就是google SNS之心不死的最新例证,但是其使用体验就是在左边gtalk的基础上又在右边出现了一个gtalk……让俺想起前段时间gmail蹦出来的重要邮件标签功能……真看不出来和那个长期以来就内置的星标功能有嘛本质区别,尤其是在加入label之后(tag这个东西当然是先进的不容鄙视),这不就跟tablet们给每个流行webmail都单独做一个快捷方式一样傻缺么?就嫌页面安排太紧凑了大概……都是些每秒钟运算好几下的脑子怎么尽费在这些重复建设上?更别提想想就让俺心疼的银子了……Larry大叔你都CEO一个多月了,能给俺点信心不?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如何用playbook输入中文

如何用playbook艰难的输入中文

Playbook上市到现在也差不多一个月了,但是现在仍然没有要支持中文输入的意思,而且各大输入法厂商也好像对做playbook的app这块不是特别感冒,所以迟迟不见动静……大概齐是各种android平台就已经够程序员们加班加点的写的过?

在这样的一片被忽视中……难道咱就不用Playbook写中文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Playbook都支持中文显示了哪能白瞎了它……所以今儿就来数数吧……

一切的一切在这里咱们说的都是云输入……第一当然是搜狗的,他家的云输入算是最早的,也是最好使的,不过因为playbook的浏览器本身不支持快捷书签……所以…………就只能俩页面来回倒了……或者就更蛋痛一些通过复制脚本的代码来实现……要知道刷一下就得弄一次脚本……Orz,不过也有更系统的方法……那就是在常用的可控页面自己添加云输入法按钮……如igoogle首页,自己的blog首页等等,在html代码里加以下这段就好…… <a href="javascript:void((function() &lt;/xmp&gt;&lt;xmp&gt;{var%20e=document.createElement(&#39;script&#39;); &lt;/xmp&gt;&lt;xmp&gt;e.setAttribute(&#39;src&#39;,&#39;http://web.pinyin.sogou.com/web_ime/init.js&#39;);&lt;/xmp&gt;&lt;xmp&gt;document.body.appendChild(e);})())" title="启用搜狗云输入法">搜狗云输入法</a> .......然后再来回倒……-_-b

————————(5.14)编辑补充的分割线————————
看到居然有人搜索进来,那俺就好人好事做到底补充一个怎么用脚本刷搜狗云输入的完全操作指南吧:

1.复制搜狗给定的java脚本到剪贴板(可以通过打开一个含有搜狗云输入法按钮的网页来复制得到,例如搜狗云输入法的官网 http://pinyin.sogou.com/cloud/,或本blog的右侧按钮……lol).注:在playbook上复制链接的方法是长按超链接至出现选项单,选择“copy link”项;复制网页内容则是长按网页正文至出现复制菜单,拖动指示条以指定需要复制的内容。

2.长按地址栏至出现选项单,选择paste,点软键盘上的“go”,然后等一会云输入框就出现了。此后用法同普通PC

……注意,云输入有时候和某些嵌套文本输入框不太兼容……所以必要的时候需要开一个网页专门输入,然后再复制粘贴至所需位置。

————————补充完成的分割线————————


根据一些评测,webQQ和QQ云输入法也能使 ……用法和sogou基本类似,不过我对QQ历来不爽,写个在这表示凑数

至于偶最爱的google,在这一战里没他什么事……因为本来可以当做云输入使用的Google transliteration虽然在playbook上可以访问,但是无法复制出框…… 于是就浮云了……练打字可以……囧rz

还有更BT的方法……就是使用翻译软件,例如i speech一类的,上面打英文,下面译文可复制,不过这个太费体力,不推荐使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俺这样的凡夫俗子终于在tablet时代来到之后看到了云计算的前途所在……

2010年2月11日星期四

Buzz......

昨儿GOOGLE忽然闷声不做响的弄了一个叫BUZZ的玩意,从表现来看基本疑似twitter,除了能po的东西长度比较长之外,看起来很像……并且能整合blogger和flickr等一系列俺老玩的地方,很有要大串联的样子...话说这个东西的实现怎么看起来都比WAVE技术含量低多了,就是变形版的各种RSS集合...可大家都玩得很有兴致...更新的段子此起彼伏,一点都不像WAVE那样没人待见...看来大家都热爱操作简单联系紧密的玩意...由此可见云和沙盒的发展前景很有可能不如SN...相比于技术优势,俺觉得google更加BH的地方是总能把界面做得很招人待见,要是他家的重心转到SN,说不好Facebook就过不了十周年庆了...或者,八周年?

2009年11月24日星期二

推一下 Exif Viewer……

话说那天俺闲来没事,忽然想起来要查查机器的快门数……因为换了几张卡之后俺也记不清到底咔嚓了多少下-_-b

其实这个问题本来应该不是个问题,按说只要到exif信息里瞟一眼就可以了……可诡异的是,俺打开图片属性-高级-详细,出来的倒是基本上该有的参数都全了,什么焦距曝光白平衡之类,就是没有快门数……一番不爽之后打开PS,居然也还是查不出来……俺顿时气绝,你说这又不是多高科技多秘密的玩意,至于埋这么深么?

无奈无奈的放狗搜了一下,发现居然铺天盖地的帖子都是介绍怎么用光影魔术手……就查一下有个数的事,有必要非得装个软件咩?虽然俺在某些时候热爱装软件,可性价比低成这样的事也忒让人提不起劲了点,同理也就排除了所有需要安装软件的选项……找了一圈中文的,一个可用的在线查exif都没有,好不容易看见一个居然还网站蒸发了……只好改搜exif view,发现这选项多得……那真是不行不行的,什么内嵌的外置的IE的FF的,想咋查就咋查,比较之后推下这个:http://regex.info/exif.cgi

……倒不是说上传怎么怎么样快,而是这个可以直接拖按钮到书签栏的插件设计很强大,之后随便看见啥网络图片点一把按钮就可以查exif了,重要的就是……什么都不用装还啥时候都能用


————————————戏剧性转折的分割线——————————

刚写完发现Flickr直接查原片exif就行……这不是跟我当初找一圈日历最后发现google日历样样都好一样咩……永远的灯火阑珊处啊……皑皑皑

2008年11月12日星期三

无意义的斗争……(下)

如前所述,俺斗争了大半晚上买啥相机的结果是白斗争了……第二天俺到了walmart还是弄了一个SD790(在中国的代号是ixus 90 IS)回来:3寸屏很好,夜景也很好,送的皮套也很好,连我以为不会适应的不能调光圈快门都勉强可以接受……本来俺也以为买相机这事到这就告了一个段落…………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俺总是觉得哪哪有些别扭,一部分当然是60刀的差价,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外观了……虽然无数人称赞这样的外表:



可俺是对蓝色的80念念不能忘怀:



这让俺想起了俺第一个爱华超薄~~~啊,px590~怀念的力量是无穷的……



折磨了一天90之后俺开始郁闷,越发的看哪哪不顺……连转盘选照片模式这么好玩的设计都让俺极度不爽……估摸着不是不好,只是不是俺的style……然后俺就颠颠又去了一趟walmart,退了又买,折腾了一80在手里的时候心里感觉就是:终于踏实了……

80拿到手里之后,照例一阵逮哪拍哪,其它都还好,忽然发现80的微距不错,我很欣慰……用评测的话来说,这就叫:“具备了一定的景深虚化能力”……呼呼花花啊哈哈






2008年9月20日星期六

T400 验装机一条龙…………

经过一个月的漫长等待,lenovo终于把俺的货给发来了。俺一步一步的拆开包装,发现每一个易损标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唉唉,介奏是传说中的B2C啊,一点也不像当年俺随大牛在中关村验遍海龙鼎好那种步步有陷阱,处处有玄机的气氛,一点心跳都没玩上……没意思

扒光了的T400拿在手里的感觉除了沉还是沉,加上老师推荐配置的9cell电池,用来醢那天往死里敲门的黑人兄弟都够趁手了……按说标称也就是2.3kg啊,是俺被X31给惯坏了么??回想起俺之前居然还考虑过17"宽屏,那还哪有半点移动性可言啊,肯定当时是脑子被门板夹了……

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因素作祟,俺总觉得T400的外观比IBM 时代的thinkpad难看一些,虽说整机都是黑漆嘛乌的一坨,可蓝绿红的IBM仨字和侧面的蓝绿红的音频OI口相互呼应,感觉比黑漆漆的lenovo顺眼了许多,右下角的thinkpad 放大了似乎也没有那么招人待见,希望不会是心理因素的作用……还有不太爽的键盘,这么大的底座上镶的是和X31一样多一样大的键盘,就多了一个触摸板还因为尺寸有限不怎么好使,触感也不如X31那么就手,习惯的力量固然有一些,应该不是主导因素……

打开机器,vista以俺意想中的蜗速启动着,一切按部就班……奇异的是当俺选完中国中文之后,机器里的一些(尽管有限)界面提示语言变成了中文……比方开机提示刷手指就是,而且居然直接就预装了微软拼音输入法……囧……看来联想旗下之后thinkpad对windows的英文系统还是做了一些亲和的改变,至少我在以前的thinkpad和其它牌子的国外英文版系统里没有看到过类似的变化,撑死了就是支持中文而已……一点也不像俺手里的T400这么方便装各种中文软件,并且字体看起来也很舒服……如此无缝的嵌入还是很得我心的,基本和中文系统一样使……


接下来就是插上电池边装东西边放电……9cell的电池的确是非同凡响,居然虚电就能撑2个多小时,上网查了一下……发现理论时间是9.8小时……orz,俺要那么长干嘛?更可怕的是电池快没的时候突然蹦出来一个对话框,问俺要不要切换显卡节电……omg,热切换显卡咩?啥时候IT技术已经发展到这么出离人想象的地步了?俺还刚只为终于弄了个有独立显卡的本本而感到高兴呢……-_-b

WXGA+的屏幕传说是led背光,不过俺个人的感觉就是……比别的屏亮一点,没了……刚写到这里,忽然想起来该查亮点暗点色偏点……等一分钟…………啊……rp又爆发了,什么点也没有,当年俺买X31没点的时候拖雷就吼了一声:“大运啊~”,果然有大运……

kmplayer在vista下面很多滤镜不能装,不过还是将就跑了一下1080p的Constantine,尽管还是弄不出发烧机的效果,但是起码不管我怎么调视频设置画面都不顿了,这就是硬件的力量啊……声音效果也还不错,集成声卡和内置喇叭能在中高频有这样的表现的确是有些惊艳的感觉,就是宽屏看起来多少有点不习惯……皑皑

晚上和家里视频,内置的摄像头清晰度倒是不错,不过画面色差ms比较严重,老显得全景偏黄,我多少有点confusing,又不是拍怀念文革期间青春的电视剧,搞那么温暖干嘛?

五六个小时下来,机器一点也没有发烫的意思,掌托基本上是凉的,底部也就是到温暖的概念吧,比x31得让我备擦汗毛巾强多了,嗯。

—————————初步评测完毕的分割线———————————

从今天起,俺正式进入资不抵债行列……

2008年8月20日星期三

终于给blogger加上了最新留言这一则……

blogger这玩意用了这么久,哪哪都好,可就是没有最新留言这一栏让人很不得劲,尤其是有些新来或者怀旧的孩子,留言留在一些比较古老的地方,根本没法找……遇上垃圾评论连删都不知道上哪删……万不得已之下启用了“审阅评论”…………结果引来一片唾骂……说俺脱离群众,也平息了很多群众留言的热情…………皑皑皑,要是您留了言俺没法看不回应不表态……最后还不是一样逮着俺骂? 让俺天天查邮件显然也不现实,自己写java…………倒是可以,不过那样的话我宁愿天天查邮件……二懒相权取其轻……-__-b

今儿实在是忍不下去了……搜了一把,果然有技艺高超的好心人已经写了非常成熟的最新留言工具,试用的效果还不错……推荐一下:

http://lvchen716.googlepages.com/rc20

不过不知道现在blogger怎么改的版,似乎不能直接添加自定义java工具了,可以用该页面生成的代码放到之前的自定义栏目中……一样的好用,哇哈哈哈……如果有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页面留言给作者:

http://lvchen.blogspot.com/2008/06/20_22.html

2007年9月11日星期二

太阳最红,google最亲

开学期间无比多的事务夹杂在一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需要出现在陌生场所的不同角落……加上一天24小时听着听力材料……对于俺这样散漫惯了的孩子简直不啻于一场慢性谋杀……然后俺就开始梦想有一本大日历出现在俺的面前,俺可以可劲在上面写着乱七八糟的安排,不至于会被时间冲突包围着……然而在找到这旮卖大本日历的地点之前,俺只能郁闷的先用电子日历来代用着……

跑到华军和天空down了日历类排名靠前的若干电子日历,有的画面做得比发廊门口的旋转柱子还艳丽还恶俗……直接pass掉;有的好不容易外观正常些了,却又恨不得能把世界上所有的日历都给加在里面……我下个电子日历又不是用来看月全食流星雨用的……-__-b;仅存了两三个比较简洁的,一个日程编辑功能无比难用,每项日程的时间居然不能在日历中出现,只能以备注方式显示,还有一个三不五时跳出来要求俺注册……寒……

其实,其实我只是想要一个像挂在墙上的大日历的东东而已,一天可以划成好几块,然后拿笔写上时间地点要干嘛……如此而已。有这么麻烦咩?

…………就在俺近乎绝望的时候,一道闪电划过俺的脑门……呃,当然是虚拟的,就是个比喻,表误会哈……俺来到了google帐户……果然它是有日历的……而且果然它是无比合乎俺趣味的东东……无比google style的界面,该自定义的一个没有少:半小时一个时间段,占多长拉多长,时间地点备注提醒,居然还能短信提醒……不必要有的功能一个也不存在,农历也可以自己定义说不要就不要,当然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加公共日历或者地域日历,节假日啥的自然更不在话下…………看着那个无比熟悉的小学课程表一般的日程表…………google啊google,我真想抱着你大哭一场,我哭了,我真的哭给你看……

2007年4月6日星期五

计数器……

Entry 计数器……

entry 2006-5-21, 02:20 AM
最近的郁闷中开始怀念起本科研究代码的日子,直接导致了前两天开始的众多计数器的比对实验…………

按 说追溯起来非常早了,vc其实就有blog的访问统计,但是很早就发现这个统计是只算首页点击数来着,如果是直接点击具体文章链接(包括blog首页的最 新文章链接)都是不算数滴……然后为了满足好奇心,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偶们在右面的自定义栏目里给加了一个statcounter.com支持的外部计 数器……算的是pageload,并且包括所有从搜索引擎链过来的访问,理论上来说这个数值应该远远大于vc的统计数字,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个 计数器在我的blog统计上以大概每天两百的负误差和vc的统计保持同步增长,截至现在,大概已经差了2w多…… huh.gif ……与此同时,在有的blog里这个误差是正值,并且也是达到了1w的量级…………为了解释这个误差,大概有三到五个原因被提出来过,现在比较能接受的大概是大部分教育网用户的访问是不被这个外部计数器所统计的…………


作 为这个问题的延伸,俺们前两天做题做疯了的时候,一气找了好几个计数器来做对比实验……一个是amazing,一个还是statcounter,然后为了 考察到底教育网的状况,找了一个国内的,叫yiluda…………代码是同时放到右面的counter test里的,结果…………大家扫一下右下角就知道了……这差别叫个巨大啊……

理论上来说,所有的计数器原理都是一样的,造成如此大的统计差别的原因应该就是什么算是有效统计量的标准差异了……下面分别说一下各个计数器的设置和效果……


最 傻瓜的,应该就是amazing的了,图形界面点下来,随便注册一下,除了几个可选项(例如是统计点击还是统计访问人数之类)之外,全默认,如果选择的是 统计hits,基本就是点一下刷一个数字,和cookies无关,统计结果也就是一个纯数字,一个daily一个weekly的结果,剩下虾米信息也米有 了,不过界面比较好看……

最复杂的是statcounter,几乎什么都可以自己设定(例如某个特定ip的访问可以忽略以避免影响结果客 观性,又或者间隔多少分钟之内同一个访问者的点击都只算一个之类之类),并且支持一帐户多project,统计的参数也非常之多,访问者是新朋还是旧友, 停留5秒或是1个钟头,甚至包括了每个访问是从什么搜索引擎上搜虾米关键词链过来的如此等等……设置的时候头晕,看结果的时候也晕……

然 后说yiluda,这个比较符合国情,毕竟是国货嘛,设置难度和统计参数都数中等,统计量不很多但都很实用,像操作系统统计和地域分布都有,并且还有时段 分布这种东东……问题在于奇怪的是这个唯一能统计教育网访问的计数器计数的结果却是最少的……按道理来说它的20分钟算同一次访问也不是很长,但是基本上 这个跟amazing统计的纯pageload差了有一倍……


并且,这三个统计数字都少于论坛自带的访问统计(同一时段 内)…………理论上来说,论坛的统计少了很多单独文章的访问,是小于真实值的;而所有的外部计数器在自定义栏目无法显示的时候都是不能起作用的(例如 blog内搜索),其结果也应该小于真实值;在这之中,statcounter和amazing是在国外,大概有相当于访问总量的20%的来自教育网的访 问无法统计,也是不对滴,yiluda的统计估计就是因为20分钟的默认设置而成为了最小值……

…………综上,如果想知道每天blog的pageload数,除非自己做一个服务器在国内的计数器然后买通代序,让他加一段代码到你的blog字头上,大概就是上面蓝色那一片…………又或者…………你是神仙。

ipod和带手机的mp3,选虾米?

Entry ipod和带手机的mp3,选虾米?

entry 2006-3-26, 11:08 AM


如果不是考虑到nano的外型,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垃圾问题,1g的nano1k4,一张1g的手机mmc卡是300,一个2k出头的手机可以录音照像摄像看电影看图书打电话上网炒股票等等等等…………并且可以买好几张卡,想放啥放啥……分项考虑如下:

音质:ipod也许要好些?我试了试,索爱和nokia的音质也不差……

外观:嗯,这个nano比较符合我的审美,不过索爱w550c也不错,旋转盖还是26w色的屏……

性价比:啥也不说了……

可扩展性:一个能换卡,一个不能……一个能刷操作系统,一个不能……一个可以装软件,一个不能……总之,一个能扩,一个不能……

文件传输方式:nano是usb口的,这个比较大众,可是2k左右的手机基本是红外蓝牙gprs一个都没少了,何况能换卡的基本都能读卡器解决速度问题……

对电脑依赖程度:nano离了电脑就是一不能换磁带的录音机,手机离了电脑就是一台小电脑……

综上……除了有sense到非得买个ipod挂脖子上这个理由之外,基本不推荐nano,当然shuffle连屏都木有就更加不推荐了…………

2007年4月4日星期三

点击率高的n种blog

Entry 点击率高的n种blog

entry 2005-8-25, 01:37 AM
分享型:分享永远是受欢迎的,无论是网站还是blog smile.gif

之一是免费资源的链接,免费网站的介绍。相当于发布资源,点击虽高,回复未必多。偶尔有也是关于资源有问题如何如何。
之二是经典帖子搜集。经典的东西大家都喜欢smile.gif
之三是信息速递。通常新闻也是吸引眼球的一个热点。


知识型:很难想象一个知识类网站会很红火,但是一个知识类的blog却可能有超高的点击率和人气。

之一是某一方面专门知识的集合。通过阅读blog,和它的主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之二是科普大众类知识点滴。高深的理论永远没有普通生活中蕴藏的点滴来得平易近人,学到一点,也许就能受用一点。


娱乐型:这是个娱乐的年代,娱乐也是生产力。

之一是热点娱乐人物评价转贴。点击高,争议多,每个人都想踩上一脚或膜拜一下。
之二是影评乐评。转贴也好,原创也罢。在花时间之前,现在的人们更愿意听听别人怎么说。
之三是娱乐新闻传闻。种种证实的未经证实的,不确定性才是最大卖点。


人气型:当一个人够牛之后,不管写什么都会有n多人来看,猎奇或者别的心态。这种境界,写什么不重要,关键在于写者。

之一是原创写手。当看文成为一种享受,自然会引来高朋满座。
之二是成功人士。总有人想循着别人的路挖到金子,于是路上卖水的人成了富翁。
之三是话题人物。与其听路上传闻,不如直接感受。话题人物之所以招来话题,思想必定与大众有所出入,感受另一种思考方式。


争议型:性、凶杀、暴力、毒品、犯罪、隐私…………越是不该看的人们越想看到,这样的blog在给人们通往真实的一条途径的同时也彰显了主人的勇气。


暂时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