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8日星期三

自我实现相关

最近脑子里总是盘旋着这样一句对自己的对白:“It's your responsibility to ...”,后面跟的具体内容包括填表、买菜、考试、科研、维持健康经济状况,保持良好心态等等等等,一语以蔽之就是"it my responsibility to worry about myself." 特别困的时候就这么对自己来两句,虽然该困还是困,自我催眠出来的内疚感总还能支撑俺跟自己再多死磕那么三五分钟……

死磕一段之后另一句对白就会从另一个角度冲上脑际:“why so serious?”

只要不总追求着像自我实现那么深远的目标,过得惬意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和自己死磕,更不需要把自己磕死。怎么选择都是一种活法,怎么活也都可以生根发芽乃至开枝散叶…………何必为了连自己都不清楚的目标把自己掏空涅?混吃等死是多么爽的事情……连只会在讲台上面murmur的博士师兄现在都成了正教授了,世界多么奇妙。

顺便转一下自我实现的相关,表示自己与之决裂的企图:

自我實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大師馬斯洛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中,他將研究焦點放在心理健康的個體上,特別是那些所謂「自我實現」(Self-actualized)的人身上,嘗試歸納出那些對生命感到滿意、能發揮潛能又具有創造力的人的共通點。馬斯洛發現,這些人之所以較不易受到焦慮與恐懼影響,是因為他們對自己及他人都能抱著喜歡及接納的態度。他們雖然也有缺點,但因為能夠接受自己的缺點,所以他們較一般人更真誠、更不防衛,也對自己更滿意。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家及教育家相信每個人天生均具有自我實現的傾向,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當一個人較低層次的需求(如安全感)獲得基本滿足之後,他便會轉而嘗試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如自我實現),他對生命的滿意度也隨之提高,但是當這樣的傾向受到阻礙,特別是孩童時期父母冷酷或拒絕的態度,便會影響到這個人的自我概念的健康發展和他對現實世界的覺察,這個人開始自我防衛,甚至從真實的感受中抽離出來時,更難成為自我實現的人。

自我實現的人格特徵

1. 了解並認識現實,持有較為實際的人生觀。
2. 悅納自己、別人以及周圍的世界。
3. 在情緒與思想表達上較自然。
4. 有較廣闊的視野,就事論事,較少考慮個人利益。
5. 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 有獨立自主的性格。
7. 對平凡事物不覺厭煩,對日常生活永感新鮮。
8. 在生命中曾有過引起心靈震動的高峰經驗。
9. 愛人類並認同自己為全人類之一員。
10. 有至深的知交,有親密的家人。
11. 只相信現實和自己,而不是相信三人成虎的成見、和這社會的偏見
12. 具民主風範,尊重別人的意見(但並不代表接受別人的意見)。
13. 有倫理觀念,能區別手段與目的。絕不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
14. 帶有哲理氣質,有幽默感。
15. 有創見,不墨守成規。
16. 對世俗不輕易苟同。
17. 對生活環境有時時改進的意願與能力。

自我實現之道

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臻於自我實現的人,馬斯洛有以下建議:

1. 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寬,莫使心胸像個瓶頸。
2. 在任何情境中,都嘗試從積極樂觀的角度看問題,從長遠的利害做決定。
3. 對生活環境中的一切,多欣賞、少抱怨;有不如意之處,設法改善;坐而空談,不如起而實行。
4. 設定積極而有可行性的生活目標,然後全力以赴求其實現;但不能期望未來的結果一定不會失敗。
5. 對是非之爭辯,只要自己認清真理正義之所在,縱使違反眾議,也應挺身而出,站在正義的一邊,堅持到底。
6. 莫使自己的生活僵化,為自己在思想與行動上留一點彈性空間,偶爾放鬆一下身心,將有助於自己潛力的發揮。
7. 與人坦率相處,讓別人看見你的長處和缺點,也讓別人分享你的快樂與痛苦。


链接:http://hospital.kingnet.com.tw/heartsustain/b-6.html

1生理需求
 包括維持生存的需求,諸如食、飲、睡眠、性慾等。只有在生理需
 求滿足之後,高一層的需求始能相繼產生。

2安全需求
 包括希求保護與免於威脅從而獲得安全感的需求,只有生理及安全
 兩種需求滿足之後,高一層的需求始能相繼產生。

3愛與隸屬需求
 包括被別人接納、愛護、關注、欣賞、鼓勵等需求,只有包括此一
 層次在內的三種需求均獲滿足之後,在高一層次的需求始能相繼產
 生。

4尊重需求
 包括受人尊重與自我尊重兩方面;前者希求別人的重視,後者希求
 個人有價值。只有包括此一層次在內的四種需求都能獲得滿足,最
 更層次的需求始能相繼產生。

5自我實現需求
 包括精神層面的臻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的需求。因為前面四
 層需求均獲滿足是構成最高層需求的基礎,因此,對自我實現需求
 一層次來說,前面四層需求合在一起稱為基本需求,而最高層次的
 自我實現需求,則稱為衍生需求。


链接: http://www.souland.com/souland/psy/maslow1.html

自我實現者的特質

馬斯洛得到這樣的結論,自我實現者(馬斯洛估計,這種人大約佔人口的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運作的功能層次,與一般人或正常者的運作層次完全不同。自我實現者很容易滿足他們所有的需要,但他們特別關心較高層次需要。

馬斯洛甚至很大膽的說,自我實現者的生活方式較不美國化。他並不是說,自我實現的人是偏激份子或極端份子,而是說自我實現者超越了任何特定文化的限制。他們的人性充分地發展。馬斯洛研究了若干自我實現者以後,發現他們具有以下的共同特點。知道這些自我實現者所具有的特點,可以提供我們一個使自己盡善盡美的架構。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具有馬斯洛所提到的特質,因此可以將馬斯洛的模型視為完美個體的畫像。

一、他們對現實和環境的認知能力較佳,並且較能與它們安然相處。馬斯洛發現他們具有透視虛偽、表面或掩飾之事物的神秘能力。無論對藝術、音樂、科學、政治或社會事務,他們的認知都比較清楚與準確,因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較少受到自己的希求、願望、恐懼、焦慮、偏見的影響,因而能透視事實的真相。他們非但能忍受曖昧不定的情形,而且喜歡它們。愛因斯坦說的一句話最能描述此點:「我們能經驗到的最美麗事物就是神秘。」他們接受現實,而不空妄地反對它們。當我們與人生必然的經歷和諧相處時,我們才能真正更有效地控制展現在我們前面的事物。

二、他們較能接受自己、他人及自然。對於自己與他人不可避免的優點與缺點,他們能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抱怨。改變他人以符合自己的願望畤,常會破壞與他人的社會關係,因此,自我實現的人尊重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其「真我」的固有權利。即使曉得自己有某些缺點,自我實現的人仍然會接受他基本的自我。他不會因未符合文化所界定的理想的美、地位、聲譽和其他等等,就產生莫須有的罪惡感和羞恥感,因而也不會受到這些感覺的折磨。自我實現的人不矯揉造作,不權充派頭人物,而且他們可以很快察覺別人的這些虛偽作風。他們接受隨成長而發生的生理變化(如衰老),且不會念念不忘往日的歡樂與做事的模式。他們可能偶爾有罪惡感,但是這種感覺只有在自已有某些可妀而未改的缺點(如懶惰、脾氣暴躁、嫉妒、偏見)時,才會發生。

三、他們的內心生活、思想、行為都比較自然、率真。要實現真我需要內心相當的自由,行為也要率真自然。相反的特性則是處處防衛,不敢自我流露,並且經常懼怕他人的批評。他們與人交往時不矯揉造作。他們也較易超脫習俗或慣例的影響,而表現純真的天性。

四、他們遇事比較以問題為中心,而不以自我為中心。健康的人比較能心平氣和地處置自己的問題。他們把自己的問題視為與何其他問題一樣。解決問題的活動使他們特別高興。因而也使他們熱心參與自己的職業。馬斯洛發現健康者的一項顯著特徵,是熱愛一種職業,他感覺他的工作是重要的,他的人生有某種使命待完成,不管它是養育小孩或經營大公司。

五、他們較能夠且喜歡獨處。許多人發現獨處是一項很不愉快的經驗,但馬斯洛發現健康的人喜歡享受他們自己的經驗,並且追尋獨處的時刻。

六、他們比較獨立自主。健康的人較不受環境的影響,而且不是他們無法控制的環境變遷底下的犧牲者。他們即使面臨許多挫折、打擊,也能保持比較快樂且寧靜的心境。他們能自給自足,並依賴自己的潛能和資源來成長並發展。他們不需要他人的好評來支持自己。

七、他們比較能夠接受與欣賞新奇的事物或經驗。對於同一樣事物,他們能夠一再欣賞而不覺厭煩,好像每一次都可看出一點新的東西,都會有一些新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視若無睹的生活細節,也會使他們感到愉快、驚奇、敬畏,甚至心醉神迷,對自我實現的人而言:

任何一次日落都如第一次那麼壯麗,任何一朵花都具有令人屏息觀賞的可愛性,即使他已見過一百萬次花朵,他見到的第一千個嬰孩,就像他初次看到的嬰兒一樣是奧妙的傑作。

自我實現者與一般人不同,他不會把生命的種種奧秘視為理所當然。而且,他們也能夠從自己已擁有的、過去的成就中吸取靈感。他們不會不眠不休地尋求更新奇事物和刺激。

八、他們較常經歷神秘或高峰經驗。馬斯洛發現許多自我實現者,曾經經歷過很強烈的個人經驗──或許可被形容為神秘的或富宗教色彩的。諸如觀察一位小孩嬉戲或欣賞音樂等徑驗,都能完全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且產生高度的愉快狀態。自我實現者所描述的歡樂類型,似乎迥異於一般人所謂的「歡樂」,馬斯洛從他們對這些徑驗的描述中,導出高峰經驗的概念。這種歡樂不會因為反覆發生而削減。我們可以用驚奇、敬畏、心醉神迷、崇敬、靈感、讚嘆,和其他措辭來描述它。與此種歡樂相對立的是酒會的餘興節目、遊樂公園裏的刺激活動、酒吧裏的感官刺激。

高峰經驗的另外一些例子是愛的感受,四海之內皆兄弟、美、靈感等的惑覺;徜徉於自然的經驗和宗教性的意識。這些轉變的意識狀態( altered consciousness ) 相當類似於吸食迷幻藥的經驗,但是,絕對沒有吸毒的副作用。經驗到這類意識狀態的人,指出它們是最令人陶醉且最汪洋浩瀚的人類經驗。有些人認為,這些經驗是他們人生的高峰時刻。我們可以借助某些情況來助長,而非強迫這些經驗的出現。例如,我們可以把某一個人想像為被種種問題干擾,且歷盡無數創傷的個體。我們可以回顧自己的生活,並且從已被克服過的許多問題中,與從已在成長歷程中消散掉的許多變化裏,擷取靈感。世界充滿著悲傷、痛苦和暴力,但它一樣充滿著神奇的事件。許多人只看到事情的陰暗面,對他們周遭的種種神奇卻視而不見。其實這些正是高峰經驗的豐富來源。

九、他們較能建立久遠的人際關係,而對其中的少數人培養深厚的感情。真正的友誼需要投入許多心力和時間,因此,一個人事實上不可能有許多親密的朋友。健康的人把他們的友誼看得很重要且虔心培養它。雖然他們熱愛和關懷的對象只有少數幾個,但他們幾乎對每一個人都較友善、慈悲、喜愛。這種愛並不是毫無區辨性的。他們也會嚴厲地批評那些罪有應得的人,尤其是那些吹毛求疵,裝模作樣及狂妄自大的人。他們會為了對方好而指責他。由此看來,他們的敵意是情境性的,並不會成為人格特徵之一。

十、他們具有較強的民主性格特質。他們為人比較謙虛,因為他們覺得,不管是什麼種族、家世、性格、職業、性別,每個人有可取可學之處。他們可以坦然與迥然相異的人交往和學習,這是一種不可多見的特性。他們對任何人都存有幾分敬意,就只因為對方是個人。

十一、他們能夠清楚地分辨出手段與目的的不同。他們有強烈的道德觀念與確定的行為原則。他們的是非與善惡觀念比較清楚。不過他們心目中的是與非、善與惡,未必與習俗的觀念相同。馬斯洛發現,健康的人很清楚自已所要追求的目標,而且知道他們先要完成什麼才能達到目標。大體而言,他們追求的目標較為固定,當達成目標的手段遭到挫折時,他們也會靈活變通。不過他們手段的變更卻是以不違反個人的道德與他人的福利為原則。同時,對於很多經驗和活動,常人只視為不得不爾的手段,而他們卻能予以欣賞與享受。即使在做例行性的工作時,他們也會設法稍事變換,以自得其樂。

十二、他們有著不帶敵意而又富於哲理的幽默。表示優越感的幽默(如嘲弄他人的缺點),帶有敵意的幽默(如傷害別人的感情),以及猥褻淫穢的幽默,常是一般人所喜愛的,但卻不為自我實現的人所欣賞。自我實現者卻能在有意義的生活事件上,找到幽默的題材,譬如事實與自己所預期的不符合時。他們對自己的缺點和獨特性也會自我解嘲。例如,我們重閱一篇很早以前的期末報告,或許會發現該文語氣狂妄自大,而覺得自己很滑稽。

十三、他們比較具有創造性。馬斯洛喜歡把自我實現者的生活態度與赤子之心相互比較。他發現兩者有許多相同點,譬如對同一樣事物,能夠一再地欣賞出新鮮的地方。他也發現自我實現者比較具有創造性──並不是他們具有偉大的才華,而是他們的心靈較像小孩子那樣純真自然,對任何事情或遊戲,都會因為想出一套新奇方法而興奮不已。馬斯洛相信,大多數人似乎已經喪失了純真小孩的新奇眼光。我們可以想像一條受主人寵愛的狗,看到主人走過來時的興奮模樣,或一對如膠似漆的夫妻的魚水之歡;或在暖和的春日裏,漫步樹林時的興奮和自在的感受。

十四、他們較能超越各種對立性而達到統整狀態。自我實現者在他們的行為中,較能夠表現出對立的特性。他們既老成持重又童心未泯,既重視智慧又感情洋溢,既純真坦率又自我克制,既態度嚴謹又嬉戲風趣。大多數人都將這些對立的特性,予以截然的劃分。尤其困難的是同時表現出對立的特性,一個人可能同時遊樂和工作嗎?對大多數人而言,只選擇其中一種來做,不是更舒服嗎?我們腦中都有一些成熟的人該表現什麼樣行為的固定觀念,例如一種冷靜、克制、無情、理智的作風。某些充滿生命活力的特性,譬如率真、自發性、自由表露出自己的感受、嬉戲和其他等等都必須被壓制下來。其實這些是我們天性的一部份,我們應該將之表露出來對立的特性,常是因為對事情的看法不確所造成的。一個人可以有長遠的目標,但也能專心致力於目前的工作;一個人可以對人生抱以嚴肅的態度,但不為失敗所壓倒;一個人可以專心達成某些目標,但也能別出心裁,使達成這些目標的手段頗富趣味。依照馬斯洛的看法,一個人的人格存在有過多的二分性,並不是好現象。人格內的對立狀態是不成熟的一種跡象。

摘錄自《健康的性格》頁180-186   

2 条评论:

  1. 好长啊……趁小烁这两天跑得慢,我先占把沙发:p
    干嘛决裂啊,我觉得您都实现了一大半了……

    回复删除
  2. 那么些个道理无非是总结来又总结去,从经验到理论系统,结果摆在面前以后还是“修行靠个人”

    但是,有关这个“自我实现”的状态最近也颇有心得,混吃等死是个挺美妙的计划,何必跟自己较劲呢。hiahia

    回复删除